2007年7月31日星期二

奥希兹《角落里的老人》读后


作为短片推理故事集,节奏上比布朗神父明快许多,玄虚的成分少很多。不过,由于其属于安乐椅侦探的范畴,角落里的老人获取案件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参与法庭的审判,我个人觉得法庭审判的描述是有点枯燥的,特别是对于成为必须在一部以不可能犯罪桥段闻名的推理故事集的每个案子的陈述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布朗神父在这方面可能更加有情趣一点,虽然有时候也更玄乎一点。
对于里面每一个案子的具体手法,看多了推理小说的人应该不会感到特别的震撼,这些手法是许多长篇案子中的经典桥段,而且在许多长篇中,这些桥段会被作者过度包装,众多变格的诡异情节以及纷繁的人物背后,真正的诡计也就那么一点货色,而在《角落里的老人》中,这些诡计的真相很快就在每一部短篇的结尾呈现。这是短篇小说的有点之一,当然,我更喜欢长篇,可能因为长篇可以让人有更长时间体味那种悬疑的感觉,以及进行自己的猜测。
这部短篇集的推理当然谈不上太严谨,不过感觉有几部还是可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内容:
奥希兹女男爵(1865年~1947年),英国女作家,出生于匈牙利,曾求学于布鲁塞尔、巴黎,16岁移居伦敦专攻艺术。
1905年,奥希兹发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冒险小说《红花侠》(The Scarlet Pimpemel),在文坛初露光彩;以后又陆续创作相关系列小说达40本以上,使其居于20世纪最受欢迎的通俗文学作家行列。
角落里的老人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安乐椅神探”的元祖,是“不行动的神探”。
角落里的老人是位坐在咖啡馆一个角落里的怪人,成天无所事事,看看报纸,骂骂世人愚笨,手上不停地把一条细绳结成各种结,然后又将它解开。他既不是公家警探,也不是私家侦探,只是个“场边评论家”,只根据公众皆可获得的资料(主要是报纸的社会版新闻),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出疑案的真相。
角落里的老人对“社会正义”似乎无动于衷,他无意伸张正义,在咖啡馆指出元凶之后,他或者赞赏罪犯的智慧,或者嘲笑执法人的愚蠢,最多只说:“吊死他!”但从不行动,也不将真相向警方揭露。
《角落里的老人》纯属思辨式的“解密破案”的心智游戏。

2007年7月21日星期六

卡尔《耳语之人》读后(涉及情节)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竖排繁体台版书,也是我看的第叁本卡尔的小说。卡尔的小说最大的看点当然是密室了,我喜欢卡尔的小说,但却不是被他的密室吸引。看过的第一本卡尔小说《三口棺材》,喜欢的是它的细节布置,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密室讲义。看过的第二本是《绿胶囊之谜》,喜欢那虽不华丽但精巧的骗局。第三本就是这部《耳语之人》。
小说里面有两个案子,我觉得做的比较出色的是第一个案子的公平。
第一个案子是个标准的密室案件。密室的设计我觉得不算很新鲜。不过留有了足够的推理线索。比如雨衣、手杖、装钱的包等。虽然有些线索有点淹没于感性化的叙述语言之中,比如雨衣,有些描述性的形容词很难被看作是有定性依据的凭证,比如装钱的包的大小,但是,相比较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中庞杂的人物和若即若离的对话,或者是艾勒里.奎恩小说里对于细节的冗繁呈现,这些线索已经算是很明显了,不过我还是没有推理出真相,呵呵。不过这种线索的显著性和推理的直接性前提下的真相的隐藏性正是推理小说的本色魅力之一(相比较与华丽的诡计或者是诡异的氛围)。
第二个案子感觉还好,作为非主打的案子很好地胜任了其角色。
这部小说的行文似乎比较舒缓,抒情的基调贯穿始终,我觉得有点像有些日本推理的风格,不过还好其没有许多扭曲的东西。
————————————————————————————————
相关资料:
开放的密室、诡妙的杀人手法。密室之王约翰.狄克森.卡尔2006年首推代表作。荷渥一家是居住在法国一处小城郊区的英国人,夫妇俩非常溺爱独生子哈利,直到布鲁克.荷渥的新秘书费伊.瑟彤出现,一家三口原本平静的日子开始起了变化。哈利疯狂地爱上费伊,就在他们准备结婚之际,却传出费伊和人有染的流言,布鲁克决定要以二千镑的代价收买费伊,希望她能离开自己儿子。谈判当天,布鲁克却被人发现死在约定见面的塔楼上,背部留有致命的刀伤。诡异的是,根据案发现场状况,布鲁克是在不可能有人接近他的情况下被刺死的,凶手会是前往谈判的费伊吗?五、六年后,迈尔斯.汉蒙德和芭芭拉.摩尔在“谋杀俱乐部”的聚会中,听芮高德教授讲述这段悬而未决的往事,没想到在当天晚上,费伊.瑟彤这位红发女子再度现身。卡尔《耳语之人》读后(涉及情节)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竖排繁体台版书,也是我看的第叁本卡尔的小说。卡尔的小说最大的看点当然是密室了,我喜欢卡尔的小说,但却不是被他的密室吸引。看过的第一本卡尔小说《三口棺材》,喜欢的是它的细节布置,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密室讲义。看过的第二本是《绿胶囊之谜》,喜欢那虽不华丽但精巧的骗局。第三本就是这部《耳语之人》。
小说里面有两个案子,我觉得做的比较出色的是第一个案子的公平。
第一个案子是个标准的密室案件。密室的设计我觉得不算很新鲜。不过留有了足够的推理线索。比如雨衣、手杖、装钱的包等。虽然有些线索有点淹没于感性化的叙述语言之中,比如雨衣,有些描述性的形容词很难被看作是有定性依据的凭证,比如装钱的包的大小,但是,相比较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中庞杂的人物和若即若离的对话,或者是艾勒里.奎恩小说里对于细节的冗繁呈现,这些线索已经算是很明显了,不过我还是没有推理出真相,呵呵。不过这种线索的显著性和推理的直接性前提下的真相的隐藏性正是推理小说的本色魅力之一(相比较与华丽的诡计或者是诡异的氛围)。
第二个案子感觉还好,作为非主打的案子很好地胜任了其角色。
这部小说的行文似乎比较舒缓,抒情的基调贯穿始终,我觉得有点像有些日本推理的风格,不过还好其没有许多扭曲的东西。
————————————————————————————————
相关资料:
开放的密室、诡妙的杀人手法。密室之王约翰.狄克森.卡尔2006年首推代表作。荷渥一家是居住在法国一处小城郊区的英国人,夫妇俩非常溺爱独生子哈利,直到布鲁克.荷渥的新秘书费伊.瑟彤出现,一家三口原本平静的日子开始起了变化。哈利疯狂地爱上费伊,就在他们准备结婚之际,却传出费伊和人有染的流言,布鲁克决定要以二千镑的代价收买费伊,希望她能离开自己儿子。谈判当天,布鲁克却被人发现死在约定见面的塔楼上,背部留有致命的刀伤。诡异的是,根据案发现场状况,布鲁克是在不可能有人接近他的情况下被刺死的,凶手会是前往谈判的费伊吗?五、六年后,迈尔斯.汉蒙德和芭芭拉.摩尔在“谋杀俱乐部”的聚会中,听芮高德教授讲述这段悬而未决的往事,没想到在当天晚上,费伊.瑟彤这位红发女子再度现身。


2007年7月15日星期日

东野圭吾《放学后》读后(泄底)


基本上,这部小说解谜部分主要的看点就是一个密室,以及对于这个密室的两种解答。第一种解释其实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不知道是谁抄谁,我之前在《侦探学园Q》里面的一个案子里面看到过的,不过这个诡计也不是作为那个案子的主要诡计,这个诡计虽然很精巧,但是惊奇性不够,所以在《侦探学园Q》的这个案子之中,主要的诡计和推理更加令人叹服,所以这个诡计只是作为非解答篇的某一集的主要看点而已。当然,在这部小说里面,这个诡计也不是正解,不过正解让人看了不是很畅快。因为我还就没接触物理了,不是很理解那个四十五度角设置的难度以及必须设置为接近于零度的必要性,加上手法本身几乎也可以归类为线式的机械密室,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冲击力。反而第一个有点心理上的密室手法,虽然不够华丽,但却小巧而值得玩味,我反而觉得是不是应该把这两个解答倒一倒。
至于其它的一些手法,比如人的调包等,也没什么新鲜的。
当然还有很令人注意的一点就是动机,呵呵,有人说牵强,有人说是在想不到,反正看日本的推理,很少去太在意动机的。其实这部小说的动机其实还不是太超出常理,只是有点过激或者是采用的手段不合适。



——————————————————————————
相关:
东野圭吾(1958-) 出生于日本大阪,大阪府立大学毕业。 1985年以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得奖作《放学后》出道。

2007年7月11日星期三

京极夏彦《姑获鸟之夏》读后(微涉情节)


说实话,看了之后有点后悔了。要不是看过一些赞誉有加的评论,我可能看了第一章就不打算继续看下去了。


第一章一开始,京极堂就开始他那些或是似是而非、或是与妖魔鬼怪乱神怪力有关的故弄玄虚冗赘言论。那些似是而非的长篇大论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甚至还有量子力学(对于作者在这方面的叙述感觉有点好笑),作者通过对于这些方面表浅的理解,敷衍出大段大段极尽玄虚为能事的填充段落。当然还有那些贯穿於整篇小说始末的日本民俗学中的妖魔鬼怪具细的列举和详细的介绍,时不时的打断已经被冗长的篇幅消磨得趣味殆尽的解谜情节,让人真的不想继续读下去。


还是回到解谜的方面吧,小说简介里面将案情的内容介绍的十分诡异,让人很想知道作者如何在本格的框架内进行圆场。不过随着阅读时情节的进展,以及那些因为与情节有些关联而肆无忌惮地随意蔓延的玄玄乎乎的填充段落的提示,很容易就将可能的真相归结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比如心理因素等,因为京极堂时刻不忘向你念叨这一方面。这就像你看到一部密室小说中,现场的描写中涉及许多小道具,那你基本上就可以推测这是一个机械密室,虽然你可能不能马上构想出作者所设计的那个密室机械来。当然还有一些细节,读过点推理的人都能察觉,比如孕妇肚子出事前的屏风等,很容易让读者察觉诡计的底细。


有人说小说中涉及的多重人格等心理因素因为超出了常识的范围之外,所以小说解密部分的公平性有点受到质疑。不过我觉得,作者已经多次甚至是多得让人有些厌烦地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不能说不公平。有人之所以看了不是很爽,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用多重人格等心理因素来解释那些被包装得极具神秘性的谜题,对于作者来说有点暧昧地越界了。我觉得这和使用叙述性诡计、或者是侦探是凶手等情况很类似。记得看过一部电影《Identities》(《致命ID》),前面的情节很具有悬念,最后的解释就是多重人格,许多人大呼过瘾,我觉得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本小说虽然没有做得这么过分,不过也有点这种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