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W. 克劳夫兹《桶子》读后(微涉情节)
小说有紧凑的开场,干脆利落的情节推演,似乎一扫英国女性推理作家作品开场的琐碎铺陈和感性洞察力的霰弹式多目标攻击(她们有些似乎喜欢通过感性观察的细腻表述自己对人对物的看法,当然这些看法有些是与案情有关,有些纯粹是铺陈,不过这些作品的魅力似乎部分就来自于这些偏离本格主旨的闲情散笔),不过死尸的确认和主体命案的确立却是在相当后面了。
命案确立之后,多地点、多时间、多关注目标(人:两位;物:多只桶子)就多层次地展开了。类似时刻表的推演也有了,时间和地点的不在场小诡计也有了,这些元素闲散地散缀在被较为紧凑的侦办过程的经纬交织而成的背景之上。在当时的时代,收到欢迎是很容易理解的。
小说中的侦探不是英雄式的名侦探,破案过程之中每一个阶段的推理也没有被刻意虚化、回避或卖关子,或故意在主体诡计的边缘细节上绕圈子,有些繁复的时间地点转换虽然没有出具日历或时刻表,但也经过了归纳,十分清晰。同时侦探的思路作者也没有刻意保留至最后一刻,怀疑、认定的可能突破点等都很明确的告诉了读者。
当然,因为思路的直表性和当时诡计的发展阶段,最后的意外也就弱了一点。最后的准动作场景对于今天看多了美国动作大片而又沉迷传统本格的读者可能就不那么受用了,不过对于当时的读者的神经来所,这点外来刺激还是很有劲道的吧。
看到介绍中说小说注重表写案件侦办过程,不过相对于奎恩国名系列的具细展现,这部小说的侦办过程的叙述还是比较明快的。
总之,这部具有推理阶段标志性的作品在现在来说也阅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闷,值得一看。
————
相关内容:
F. W. 克劳夫兹《桶子》(Freeman Wills Crofts,<
克劳夫兹的《桶子》在史上意义非凡,它于克里斯蒂的《斯泰尔斯神秘案件》共同开启长篇小说黄金时代的大门。而且不同于当时受到冷落的克里斯蒂的处女作,《桶子》出版之后获得很大的成功。一只从法国运送到英国的桶子中出现了女尸,于是英法两国三位侦探展开了调查。克劳夫兹的作品大部分属于“写实流派”,对于侦查过程巨细靡遗,具有“体验追缉真凶、寻求谜团出路”的风味。
1 条评论:
看来还想看看的,毕竟属于阶段性的作品.其实之前并没听过,看了书背后关于作品的介绍才开始知道关于其之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