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0日星期二

松本清张《零的焦点》读后(不泄底)



————————
失踪
————————
阅读这部小说很容易想起美国电视剧《Without a Trace》,每一集都是寻找一名失踪人口,警探们在白板上试图完整地重建失踪人失踪前的时间线,从而能够精确地依序罗列失踪人失踪前后的事件,不管是明显具有危机诱发性的冲突,还是琐碎地可能具有未来行为暗示意味的暧昧的心理起伏。《零的焦点》之中,新婚的妻子虽然也是从这些方面对于物理上熟悉但是心理上很陌生的失踪丈夫的追寻也是遵循着这个基本的思路,但是《Without a Trace》中的探员是以第三者旁观地进行工作,虽然有对于世态无奈的唏嘘,有对于猥琐龌龊的鄙夷,有对于创伤痛楚的安抚,但一些都是非融入的。而我们的这位新婚妻子确是怀着对于虽然能够超越中介带有功利色彩的世俗性叙述而进行稍微深入一步了解的男人的好奇而踏上了失踪找寻之旅。虽然你对于这个男人的深入了解是捉襟见肘的,但是这种好奇确是一个女人对于自己未来幸福的憧憬的曲折心理折射。
因此,虽然两者都是寻找失踪人口,虽然所使用的方法步骤都是一致的,虽然到最后都会揭露出失踪人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但是,整个基调确实不一样的。
《Without a Trace》不断地填充着时间线上的空缺点,屏幕的字母不断警示着已经失踪的小时数,观众体内肾上腺激素的水平随着回旋于高楼之间的晃动镜头不断地起伏。而《零的焦点》之中,整个主线就是一个女人试图找回似乎已经得到的幸福。虽然有时刻表,虽然有诡计,但是这在小说之中已经不是主体了。
————————
时刻表与诡计
————————
小说中有时刻表,但是不构成诡计,只是作为推动推理小说进展的动力之一,类似于福尔摩斯或者是《CSI》之中的毛发、脚印、指纹以及DNA等。小说中也有诡计,如果作为一个中短篇,然后通过迷惑性人物和情节的修饰和雕琢,也许也会被读者所喜欢,但是在这部小说之中,其显得简单,而且密度比较低。也许在那个时代,这些诡计配合某些日本的社会现象,足够能够吸引读者了
————————
社会现象
————————
作为社会派,当然要展示某一社会现象了,不过,和这部作品舒缓的节奏一样,其所揭露的社会现象的语气也比较温和,不像高木彬光《破戒裁判》之中那样爆发着激情地愤慨。对于这些社会现象所涉及到的人的感情,也不像森村诚一《高层的死角》那样煽动着歇斯的情感波动。这部小说就像其中描绘的冬日偏远小镇惨淡却有回味的风景一样,引入一种淡淡的无奈。
————————
————————
简介  
  零的焦点:新婚的贞子刚刚度完蜜月,丈夫便神秘失踪。贞子远赴北陆,寻找丈夫,不料此时丈夫的哥哥竟在金泽遇害,丈夫的同事本多也在东京被毒杀……
作者简介
  松本清张(1909-1992),日本文坛一代宗师,杰出的推理小说家,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列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松本清张1909年出生于北九州市小仓北区,因家境贫寒,13岁即被迫辍学自谋生计,曾当过街头小贩、学徒,做过《朝日新闻》九州分社制图工,为了养活七口之家,也曾一度以批发笤帚为业。1950年,41岁的松本清张发表了处女作《西乡纸币》,入围当年直木奖,一鸣惊人;1953年又以《某<小仓日记>传》摘得芥川奖桂冠,从此跃登文坛,开始了专业作家的生涯。1957年2月起在《旅》月刊连载《点与线》,引起大反响,作品在传统推理小说的诡谲情节之外,加入了社会写实内容和犯罪动机分析,开创了世界推理小说社会派的先河,并确立了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创作形态。松本清张作品数量惊人,其代表作除被誉为“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的《点与线》外,还有《零的焦点》、《砂器》、《眼之壁》、《雾之旗》等。

2008年6月2日星期一

艾勒里·奎恩《暹逻联体婴之谜(暹逻连体人的秘密、孪生之谜)》读后




艾勒里·奎恩《暹逻联体婴之谜(暹逻连体人的秘密、孪生之谜)》读后




囿于热带的暹逻粘滞着的神秘热量,也无法抵销北美焰熔岚峦的孤立宅邸之中,随着枪膛螺纹回旋而出的体温流逝,而浮现出的讽刺性甜腻的夤夜尸僵,所泛出的心理寒意。
————————
文火
————————
以当代大陆主流推界的眼光,小奎签名性的推理无需与诡计和意外性为伥,是那个时代读者眼光之中的创意与当代推友监控镜头下的简约的结合体,因此,林燃臻邸,但小奎依然以常识性的炉火焖炖着既非异想诡计的珍馐,也不是早走偏锋的布局佳肴,而只是一道家常小菜,也许处理这道家常小菜最适合的就是文火了,给与了最纯正的本格。不过身处如此绚丽的就餐场所(林火噬山),这道家常小菜竟然就是主菜了,这似乎太不尽兴了。
—————————
回火
—————————
消防时,打开密闭的充满可燃气体的房间时,必须担心回火,因为一旦氧气进入,回火就会喷出。这在消防时是危险的,但在推理中是无趣的。这已经是我第三次看到这样的凶手设置和推导凶手过程的设置。鉴于情节的透露,我只能说前两次是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之中看到的。这虽然不是叙述性诡计,但是对于主角侦探如此的自我逆转,戚戚焉的同感产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
焰火
——————————
山林大火只是背景,是一场盛会的背景焰火,没有提供线索,没有加剧破案的紧迫性,只是提供了侦探在场的合理性(其实这种合理性我并不是很在乎)以及最后的准动作场面。
不过,总的来说,这部小说还是可以体会到一点奎恩的精髓的。
————————
————————
简介 · · · · · ·
  昆恩父子離開紐約大城,駕車到紅人營山區避暑,不但迷了路還遇上森林大火,慌亂之餘暫避至「箭鏃」山莊。山莊的主人是約翰.查微爾醫生,一同居住的還有妻子、胞弟、助手、管家,以及克拉夫人和她的孿生子──一對胸骨相連的暹邏連體型雙胞胎。山莊裡的氣氛詭譎,加上森林大火尚無熄滅的跡象,整棟屋宅內的人們情緒緊繃到了極點。就在此時,醫生的助手出現在落地窗前,用嘶啞、含糊的聲音說:「他被殺了!」
  遭殺害的查微爾醫生坐在方形書房的旋轉椅上,右邊胸口的襯衫上有一攤濃濁的暗紅色,兩個黑色的彈孔清晰可見。凶器丟置在靠近通往走廊的門角落,是一把黑色長手槍。查微爾醫師握拳的右手掌裡,緊抓的一張紙片不放,抽出後發現是撕成半張的黑桃六撲克牌,這是暗示凶手身分的死前留言嗎?
  
————————  
作者简介 · · · · · ·
  艾勒里•昆恩
  艾勒里•昆恩其實是兩個人,一個是佛列德瑞克•丹奈(Frederic Dannay),一個是曼佛瑞•李(Manfred Lee),這是一對堂兄弟,艾勒里•昆恩這個名字是他們聯手創造出來的。而這個名字,據推理評論家安東尼•布契所言,「艾勒里•昆恩,即是美國推理小說的同義詞。」所謂推理小說的同義詞指的是,從1928年首部長篇《羅馬帽子的祕密》問世開始,昆恩便逐步接收了范達因美國首席古典推理大師的位置,以每年一至兩部的速度穩定出書,一路貫穿到七○年代,統治時間長達半世紀之久;而昆恩扮演的可不只是書寫者而已,他們(因為有兩個人,連體嬰)同時辦雜誌,編選集,搞廣播和電視,不讓古典推理征服全國勢不罷休——他們既是王者,也是傳教士和大使。
  做為推理小說家的昆恩,不以創新詭計取勝,他們最大的力量來源,是通過對過往推理名著的整理和深徹理解,總結前代大師之精髓而集其大成,使小說呈現一種高度成熟期的穩定水平,和讀者的基本需求配合得很好——昆恩的作品是基本古典推理迷極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