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9日星期二

两版影视化的《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比较




演员截图的比较请看我的blog:http://blog.sina.com.cn/ofplusand
两个版本分别是2004年版英国ITV拍摄的电视系列剧和1978年英法德合拍的电影。两个版本相隔年代久远,而且一个是电影,一个是电视剧,因此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
------------------
怀疑的方式
-----------------
《Death On The Nile》不一定是阿加莎最好的作品,但是也许是最具阿加莎·克里斯蒂风格的作品。一个主线诡计,然后沿线设置众多迷惑性的人物。当然,这些迷惑性的人物要产生迷惑性的效果,使得凶手得以获翳,除了以数量的势力来过载运行能力有限的读者脑细胞之外,也需要有引起受众怀疑的理由,不然这些红鲱鱼只能沦落为路人甲。对于这部作品的原版小说,作者很从容地设置了一些细节,使每一个迷惑性人物都在案发当时或案发前后这个错误的时间身处凶案现场或其周围这些错误的地点,从而撩拨起受众的怀疑。而2004年的版本很好的忠于了原著,虽然比1978年的版本在时间上短了许多,但是还是将这些或复杂或琐碎的怀疑点阐述了清楚,而1978年的版本则不同,其将原著中这些实实在在的物理性怀疑点虚化为纯心理的怀疑点,也就是每个人都有作案的动机。而讲述每个人都有作案动机,许多时候只是通过简单的几句对话而已。
对于以上的差异,个人猜测,1978年版的英法德合拍片在当年可能属于大片级别的,需要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观众,进而获得更多的票房,因此,故事不能讲得太复杂,不然会流失一部分观众,因此不容易讲述清楚的物理性怀疑简化为了单纯的易于理解的动机型怀疑。而2004年的版本可能拍摄的时候已经锁定了一部分观众人群,这部分人群可能对于原著十分执着,所以对于原著忠实度相对而言比较高。
-----------------
支线的砍去
------------------
谈到终于原著,由于原著设置的迷惑性角色实在是很多,所以影像化的时候难免会有所取舍。比如两个版本都把男主角腿部中枪时在场的两个男性角色合并了,其中一个就是那个有着贵族背景的激进派人士。但是在1078年的版本中Tim Allerton这条直线完全删除了,个人猜测,可能上面提到过票房的原因,恋母情结在当时可能也还算比较敏感,而这部作为大片的作品可能不想因此而流失观众,而ITV的两千后版本则不同,ITV的阿加莎系列的其它集数里都加入了原著要么是比较隐晦要么是根本没有的BL/GL情节,恋母这种简直是小菜一碟。
-------
演员
--------
个人感觉除了那位情色小说作家的女儿,其它的角色,2004年的版本中的人物相对于1978年的版本更加符合原著的特质。比如死者Linnet,老版的毫无个性,而2004年版中则将小说中张扬、自我的个性展露出来。而Simon Doyle,2004年版的也更符合原著略显孩子气的外形。而另一位凶手Jacqueline de Bellefort,2004版中也比较符合小说的悲情气质,而1978年半虽然也有展现这一面,但总得来说给人感觉就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其它的人物新版也丝毫不逊于老版。
-------
时代
--------
新老两版所展现的让人感觉不是一个时代,老版似乎努力在走摩登路线,而新版则极力展现古典风情。可能老版作为大片,似乎想尽量赶上潮流,到最后还想检验枪击残余,其实如果检验枪击残余的话,这个故事根本就不用这么大费周章。而观看新版,会让你觉得你就是在看古典推理,而在看古典推理的时候,你是不会吹毛求疵地去提到现代犯罪鉴识技术。在新版中,那艘船许多地方是木制的,室内的装潢也是很古典的暖色调,而演员的服装更是如此。
-----------------------
影片的整体氛围
-----------------------
老版似乎还不时想要加入一些幽默感,而新版则从头到尾都散发出些许爱情的凄婉。

----------------------------------
与两个版本的比较无关(剧透)
----------------------------------
故事中Simon朝自己大腿打了一枪(第三枪)之后,又往子弹夹中补了一颗子弹(新版补子弹的镜头衔接有点缺陷),以此防止万一手枪被发现后,人们仍然认为只发射了两颗子弹,但是,抱着手枪扔出去的却是染了指甲油冒充鲜血的织物,这又是很冒险的,两种行为似乎有点矛盾。
Shengfeng推友以前还提出两把珍珠小手枪也有点bug倾向。



2008年11月8日星期六

罗纳德·A·诺克斯《闸边足迹》读后

罗纳德·A·诺克斯《闸边足迹》读
罗纳德·A·诺克斯Ronald A Knox《闸边足迹(The Footsteps At The Lock)》

------------------------
泰晤士河与水闸
------------------------
小说有着数度逆转的主体诡计布局的主线。随着章节数的递增,这条主线像小说故事的发生地泰晤士河一样持续地流淌着,在家族背景的发源肇始之后,主教大人笔下似乎为纯功利的保险动机所驱动的侦探似乎并没有躬行其嘴上所言而忽略了对被保险人之外的真相的探掘和攫捷。就像泰晤士河的潺湲所溅散起的经典英国风情,故事的主线也散发着典型的黄金时代的英式温吞之态。虽有这种温吞之态,但就像小说中无数次提到的泰晤士河水闸一样,情节的主线之上也散布着这样的小本格诡计或推理的节点,这些小诡计或推理涉及不在场证明、身份问题、密码、时刻表、现场试验等经典推理元素,虽然在现在看来每一个诡计或推理都没有足挑主梁的摄人气质,但却让主线的进行不至于太沉闷。有些推友可能对欧美式闲庭散步风格不是很感冒,不过这部小说中除了部分景物描写可能有赘言之嫌,其它部分对于我这种口味的读者来说,是很纯粹的推理,不用像品酒一般必须同时体验酒精烈度的刺激(某些小说的重口味元素)和兴奋神经的醇香(推理元素带来的快感)。
-----------------
主教与调侃
-----------------
不管是英国国教还是罗马天主教,似乎都没有磨灭诺克斯的世俗幽默感,小说中曾经不经意提到,许多人信任神父的证词,但是神父所作的判断决定是最草率的。对于小说中这种偶尔出现的角色随意之语,除了会心莞尔,对于诺克斯的其它作品有了更多的好奇。我还买了《陆桥谋杀案》,有得期待了。
--------
封面
--------
买的是新星出版社的版本,很喜欢封面的风格,简约而透出某种挑起探究欲的非故弄玄虚性的神秘感,而且在地铁上拿出来看也不会太刺激周围人的视觉而感到少许尴尬。

------------------
本书内容
小说背景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具有明显的英国乡村气息。一位富翁在临终前留下了一份遗嘱,将5万英镑的遗产留给长孙。但如果长孙在25岁前发生了意外,则遗产会有次孙继承。一次,长孙在郊游的途中神秘失踪,嫌疑最大的次孙却有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2008年10月3日星期五

法月纶太郎《去问人头吧》读后


——————
死人和人头
——————
生理基础上快感的来源有着类似的生化物质基础(神经递质、受体、分解酶,呵呵,比较外行了),推理小说的快感也不例外,虽然有扭曲冷血之嫌,但推理小说必须有死人,是相对于现代日本多类型推理各辟蹊径而营造的小众化快感而言算是内敛优雅的欧美古典本格推理时代就得到推界认同的戒律性规则(范达因的推理小说规则就明确地指出过)。而这部小说的前半部分并没有出现杀人事件,大家只是围绕着石膏雕塑头部被盗而进出忙碌,虽然有着现代派艺术通常会给人带来的神秘诡异气氛,但是众人周旋于消失的石膏雕塑头部和由此引出的八卦人物脉络让人觉得有点琐碎而不知看点何在。而当杀人事件出现后,出现的也只是头部,与传统推理的横尸现场有着微妙的不同,而由此也体现着小说结构的非传统性。“谁是凶手”的主线在各种非常识性的专业化知识、扭曲的人物关系网络和艺术家非“常理性”的思维间潜藏着,因此在阅读时,过分关注于主线而忽略了这些元素,阅读的体验就可能有折扣了。
——————
雕塑和妇产科
——————
喜欢看Discovery, National Geographic, 和BBC的纪录片,喜欢接触些各类型的知识,虽然阅读推理小说的目的并不是上述原因,但因此而在这方面有所斩获也不会是令人沮丧的事情。
————————————
日本推理伦理关系的传统
————————————
小说中凶案的动机牵涉到伦理性的人脉关系,这似乎隐约体现了以横沟正史为代表的日本变格式动机的特征,虽然还没有达到肆意张扬、怨念弥漫的程度,但是仍然可以管窥蠡测一番。
——
网络
——
小说中提到了使用网络搜索引擎以及其可能存在的信息错误性或时效滞后性,虽然对于整体诡计来说,只是细节性的支持,但是对于经常使用google的我来说,很有共鸣,不是说搜索引擎不好,而是说,小说中将这些相对新生的事物的微妙特征融入有着悠久传统的推理小说之中,十分有意思。

PS:我看的是电子版,哈哈,实在是要感谢rickhunter了。
————————
————————
相关内容
知名雕刻家川岛伊作在回顾展举办前夕猝逝。
他燃烧生命余烬,以爱女江知佳为模特儿的石膏像头部却不翼而飞。
这是针对江知佳发出的杀人预告吗?还是石膏像头部本身隐含了什么秘密?
由一颗人头回溯,将牵引出什么样的人伦悲剧?
Faith与Face,由雕刻与摄影所见的面貌能表达出多少真实?
  
2004年底席卷日本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
  
本格推理小说第一名
周刊文春杰作推理小说第二名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第一名
2005年荣获第五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
  
这起案件除了法月纶太郎之外,无人能解!
──日本知名推理作家有栖川有栖
  
法月纶太郎以魔术师的手法埋下许多伏笔,读来令人惊奇不断,保证满意!
──日本知名恐怖推理作家贵志佑介

2008年9月15日星期一

『微涉情节』艾勒里·奎恩《哲瑞·雷恩最后一案》读后

『微涉情节』艾勒里·奎恩《哲瑞·雷恩最后一案》读后


『微涉情节』艾勒里·奎恩《哲瑞·雷恩最后一案》读后



在地铁上持着手机数着章节数,直到三分之二的篇幅过后才出现了凶案,而开篇的彩色胡须事件和接踵随行的莎翁版本置换给故事蒙上的神秘薄雾似乎无法挑逗起读者撩拨迷蒙的解谜欲望,前者似乎没有关联任何本格谜题,有普通悬疑类型小说之嫌,而后者虽然赫然呈现出了疑问,但莎翁遗作的版本考据对于驱动非欧美裔读者的逻辑进程似乎缺了点后劲。因此,小说的前篇依然继承了奎恩一贯的索然风格。但是阅毕掩卷,虽然故事游走在擦边的界缘之间,去依然觉得不虚一读。
————————
多重边缘化的设定
————————
这部作品作为推理小说,传统推理小说的诸多元素似乎都不是进行主流性的处理,而是进行了多重边缘化的设定。
——————————
侦探主角的边缘化设定
——————————
似乎比《Z之悲剧》更进一步,我们的舞台剧演员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之中似乎没有被两位奎恩作者授予男一号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经历着具有互补属性又从内在相投相向的青涩爱情的粗犷巡官的彪悍女儿,虽然所有人遇到难题的时候,都时刻牵系着闲居于英式山庄的可以令人艳羡地恣情沉溺于自我的前艺能界人士,但是许多时候,雷恩似乎都置身于解谜的主线之外,包括最后真相的揭晓时(当然,这是小说所采用的布局所无法避免的)。
————————
案件的边缘化设定
————————
故事中有凶案,有死者,但是似乎谋杀似乎并不构成故事的核心,虽然故事还是十分依赖于凶手意外性。想起了S·S·范达因的二十来条推理小说的戒条,其中阐明必须要有谋杀,因为只有谋杀才能激起读者脑细胞神经元的重新组合。这似乎被现在主流的影视作品和影像化作品的作者所认同和普遍采用。因此,对于小说中段的案情,读者体内的肾上腺素浓度可能未必会达到一定的阈值。
—————————
凶手的边缘化设定
—————————
这种设定小艾作者已经不是第一次采用了,阿婆也不是没有采用过,因此也不多说了。
————————
线索的非边缘化
————————
最然凶手设定边缘化了,但是线索的布置和线索的逻辑导向确是不折不扣的贯彻着奎恩系列一贯的严谨,虽然没有向读者挑战的信,但比起其它某些作品中可有可无或者是故弄玄虚的多次挑战读者,这最后一案不囿于窠臼地依然使读者体味到了与收到明确挑战等价的逻辑乐趣。
——————
边缘化的道德
——————
阿加莎的《幕》,没有看过,但是东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献身》看过,我体会到的不是对某人的爱,而是对自我的满足和对他人的漠视。而私自的裁决在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范达因、甚至是雷恩系列中都不鲜见,也许个人的洞察力对于个别事件有着更接近于真相的了解,但私自的权衡与裁决却是对整体秩序的破坏,在概率上增加了混乱与龌龊产生和存在的可能,而这个案件中,竟然是一个死去的人和一个活着的人之间所作的让我不是很能接受的选择。
——————————
相关内容
 无端出现又无端消失的神秘蓝帽人;被偷窃而后又被归还的不完全珍本书。需要哲瑞•雷恩在场才能开启的信封,藏有的讯息是-3HSwM。三百年前莎士比亚的死生之谜,须靠三百年后莎剧演员的舍命演出,方能澄清真相。

2008年9月11日星期四

西泽保彦《死了七次的男人》读后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SF(Science Fiction科幻)推理,之前看过Philip K। Dick的有推理元素的SF的电影,比如《少数派报告》和《记忆裂痕》,前者在逐步铺陈舒展开那个未来世界的特质的同时,悄然地拈玩起凶手意外性的推理元素,而后者则是在悬念主线之中探伸出轻巧的布局枝蔓。而以推理作为中心,SF作为修饰,我还是第一次接触。

-------------------------------------------

超现实与世俗交错的黑洞轮回

-------------------------------------------

小说开场干脆利索地让尸体俯倒在所有涉案人之前,开篇挑明推理才乃作者所冀诣的熠然之采。然后,随着凶案现场的煞笔,小说开始描述第一人称叙述者超现实的“体质”,在介绍这一“体质”时,处处潜藏着为“死了七次”的布局所度身架构的时空黑洞规则,而对这一SF背景介绍结束后,视角很快移向了案发前夕,人物的出场,特殊的场景和因素,以及虽然在本格推理中读者关注权重不是很高的动机,都进行了交待。当然在超现实背景之上的动机是最世俗化的遗产争夺。因此,不管这部小说之中硬推理的成分到底有多少,阅读体验还是偏向于推理而不是SF。

------------------------------

传统推理的镜像对应

------------------------------

传统推理通常都会涉及到对于每个涉案人员的询问,不管是警方正式的审问,私人名侦探顾左右而言他的迂回闲聊,还是法庭推理的交叉询问。而每次询问都是对案情进行了一次重复的叙述。当然这些对于同一案件的重复版本,或增加了细节,使得案情的脉络清晰起来;或颠覆了对于罪案原有的刻板印象。在《死了七次的男人》中,这种同一案件的版本反复同样存在,不过重复的方式因为有了SF的超现实背景而略显不同。我们的主视角侦探可以切身体会到原版本的案情,并从细节上理清各个细枝末节对于结果所产生的影响。看过电影《蝴蝶效应》,虽然也是讲述童年某次时间的些许变化而对各个人今后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电影只是采用了蝴蝶效应这个概念来组织宏观剧情,电影的情节只是对于这个概念的一个图解性映像,究竟当年举动的些微变化如何让每个人物命运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们是看不到这种蝴蝶效应具体的影响轨迹。而《死了七次的男人》则不同,其只关注于新年的那几天,因此作品有能力展现有三十多年人生经历但从非时空黑洞观点看尚未成年的主视角高中生对于所谓 “第一轮”现实进行轻微扰动而使作品中所谓的“抑制力”的约束和潜藏的内禀随机性之间产生意想不到的互动,同时,因为推理的逻辑连贯性和严谨性的要求,作品跟踪了时间发生的区间内各个人物的各种细节,而不断重复的时空黑洞则使这种跟踪和展现,从手法上更加容易自然呈现。

----------------------

诡计的SF基础

----------------------

看到有人说SF里面的诡计很依赖于故事背景的SF设定,SF推理则不一样。其实,个人觉得许多时候很难分清楚诡计和布局是否主要是基于SF的背景设定。而作为SF推理,其SF背景只是提供了一些新的推理规则,推理的逻辑性和公平性未必会打折。不过由于叙述性诡计小说的影响,由于小说中的某些暗示,我一直猜测是否小说里面还有某人也具有和“我”一样的“体质”,具体是谁就不说了,结果偏离了方向。-----------抑制力------------很喜欢抑制力这一个设定,因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具体就不点破了,呵呵。看了这本,很想看看其它的SF推理。

--------------------------------------------
相关内容
【媒体推荐】
  每年的一月一日,渊上久太郎都会和家人到外公家过新年。由于遗产继承的问题,新年期间气氛搞得相当不愉快。然而就在被灌酒灌到猛吐的夜晚,久太郎发现自己陷入了时空黑洞中,依照惯例,必须得重复九次这令人难熬的一天,时间才能继续前进…… 「拜托!饶了我吧!」当他这么抱怨时,却发现在这天第一轮活得好好的外公,到了第二轮却被杀死了!而外公要是在新年就死掉的话,遗产问题会引发更严重的家族冲突。没办法,他只好找出犯人是谁,然后在最后一轮中让外公存活下来。接下来的七天,等着他的是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侦探之旅……  令人一看就?迷的创意设定与合乎逻辑的解谜,是西泽保彦作品的最大特色。《死了七次的男人》保证好看、新奇、又有趣!本格推理迷更是不能错过!


2008年8月26日星期二

《弓区大谜案》读后



Isreal Zangwill(伊斯瑞尔·冉威尔)的《弓区大谜案 (The Big Bow Mystery)》的看点也就两个:密室诡计和有某某叙述手法倾向的凶手设置。前者已经被无数后人用过了,因此看了有点无动于衷;而后者,则是见仁见智,看每个人的口味了。
虽然这部小说看点集中,没有过多的枝蔓,但是填充性的文字所占的比例却也不少。这些文字不是闲情逸致的悱恻情愫,不是日系典型的极度阴暗扭曲,也不是某方面知识和资料的介绍,而是严肃地在探讨美与实用,涉及到的矛盾不是情感的、财产的,而是阶级性的。不知这是否是迎合当时该国大众普遍的舆论偏好。
其实阅读之前已经有人爆雷给我,说这部小说只是使用了某个后世常用的诡计,没必要去忍受前面无关的铺陈,不过我还是忍不住。看完想起了切斯特顿的布朗神父,不过布朗神父都是短篇,所以阅读完一本下来,感觉多姿一点。而这部不长的长篇则显得有点冗长。
因此,这本书适合找点零碎的时间,随便看一下。既浏览一下经典,又不至于太过沉闷。

2008年7月25日星期五

约翰·狄克森·卡尔《犹大之窗》读后(不泄底)



以前只看过卡尔的菲尔系列,这是我看的第一本HM。
——————————
终章的全局化
——————————
许多古典推理的开篇似乎都喜欢萦绕在文字措辞氛围的营造和正统文学描述的赋展之中,如果没有廉价耸人的相对于现代而言相当怀旧的封面画面和既瞠目又撑目的大写标题,读者也许根本无法预测其后面解谜的娱乐性。看过一点梅森探案系列,虽然主角是律师,但是这只是一个名号的问题,整部小说的大部分篇章律师依然是干着属于侦探的工作之中偏体力的部分。而法庭推理名作《逆转裁判》在各场辩论秀之间,也充斥着大量的现场作业。而《犹大之窗》则像犹大一样背叛了这一切。在开场显而易见的陷害序幕之后,法庭推理的正式篇章就以几乎是不间断的形式展开了。固有的阅读体验似乎让人觉得,须臾之前轻掀而过的几页卷帙所拂起的微带油墨气息的空气流动依然隐约回旋在鼻息之中,常规推理小说的最后一章已经呈现在了眼前,所不同的是,这种华丽终章的常规形式在此扩展成了整本小说。
——————————
信息获取过程的省略
——————————
小说中有简洁的案情介绍,但简洁的事实、清晰的矛盾以及由于以往阅读经验而察觉到的看似只是点缀性的细节必然牵涉着不那么简洁的真相和不那么清晰的人物关系。
所以,虽然法庭推理的形式性终章早早地上演了,但必要的交代仍然比不可少,只是令人愉悦的是,这些交待完全糅合在了对于凶嫌和证人的询问和交叉询问的过程之中,读者从一开始就可以带着问题来审视这些叙述,就像陪审团,而不是在谜面都未知之前先得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主动地去记忆一些必要的信息。读者不必纠缠于信息获取的过程,而只需斟酌信息本身。
————————————
突破点的展现和真相的保留
————————————
这个看似证据确凿的冤案的推翻必然需要挖掘那些确凿的表象下的真相,挖掘的对象是突破点,这些突破点在检方与辩方之间的交叉询问过程中轮番呈现,但最终的主诡计却保留到了最后,虽然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诡计不会让人觉得很惊艳,但是却有着细节证据的支持和那张时刻表的提示,应此诡计性和推理性比较平衡,虽然公平性很难说。


——————————————
——————————————
内容简介
上锁的门、封死的房间,谜样的十五分钟内完成不可能的犯罪,唯一的入口是那扇只有凶手看得见、还能自由来去的犹大之窗!
吉姆.安士伟,一个准备完成终身大事的年轻男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见他未来的岳父胡弥。接过胡弥递来的酒杯,喝下一口威士忌之后,安士伟顿时发晕昏倒在地,清醒后只见胡弥已断气仰躺,胸前插着一枝箭,显然正是挂在书房墙上的其中一枝……房门从内部拴上,窗户紧闭且没有其他出入口,在这不省人事的十五分钟内,他成了唯一的杀人凶嫌……
作者用十一页的篇幅交代完谋杀案,仅占了全书的1/30!但剩下的部分,我敢打赌你会马不停蹄的一路读到真相大白的那一页!

2008年7月5日星期六

阿加莎《五只小猪》与西村京太郎《七个证人》读后



阿加莎·克里斯蒂《五只小猪(啤酒谋杀案、回忆中的谋杀案、Five Little Pigs、Murder In Retrospect》与西村京太郎《七个证人》读后
两部小说,来自中西两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故事背景,使用者着不同的方式在讲故事,但是这两者却有着共同的交集。
两部小说所涉及的案件都是在过去的旧案。《五只小猪》是十六年前母亲弑父,《七个证人》则是关于十八年前儿子被判谋杀是否受冤。同时,对于案件的调查,主要的对象都是当年有限的证人。通过重新聆听当年证人关于案件的详细叙述,从中发现事件的真相。
虽然两者有着近似的情节构架,但是,对于这一情节构架的铺陈方式却截然不同。
《五只小猪》中,Hercule Poirot耐心地与五名当事人进行交流,包括面谈和书信,直到最后,才将五名证人集合在一起,将之前获得的各种线索和细节所揭示的含义告诉读者,并由此推导出真相。众多可能是线索和证据的细节随着情节的流淌徐徐呈现在读者眼前,但是这些细节背后的推理含义则在最后的解说中才会揭破。而《七个证人》则不同,小说一开始,七个证人和我们的十津川警部就被迫集中在了孤岛之上,不像《五只小猪》散发出英国乡间的悠闲气息,七个证人被迫的集中,使他们中间产生了明显的抵触,因此对于证词中谎言的揭露是即时的,无法留待于最后的讲解,因此情节的演进必然弥散着冲突与矛盾引发的紧张感。
不仅是情节上,在语言方面,《五只小猪》虽然是关于爱情的,但是语言相对而言则是较为内敛的,而《七个证人》则比较张扬一点,当老人与几个证人相冲突时,佐佐木老人的语言透出强烈的悔恨、痛恨与迟来的爱。前者像茶,虽然具有刺激神经的作用,但是其香味是随着空气的流淌悠悠地散发的。而后者像酒,浓烈地刺激着感官。
因此,阅读这两部小说,所持有的心情也必然不同。《五只小猪》虽然开场直接就会涉及核心案件(有些阿加莎作品要到一半才有命案),但是与当事人的每一次交流却是不紧不慢,很随意地讲述着当时的诸多细节,并由此反映出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因此在阅读的时候,不必急着牵挂主线的发展,而是细细体味一下这些人和整个故事所散发出的风情。而《七个证人》中,每次与证人的对峙,都会遭遇证人的蔑视与反抗,因此佐佐木必须即时找出破绽,以使讯问继续进行。当谎言从细节上被击穿,之前证人的顽固与不合作被解读为对于谎言的心虚和对于自己面临指责的心理防御,读者可以尽情感受这种推理所激荡出的快感。
PS:前端时间还看了2000年后拍的《五只小猪》,觉得从演员、到叙事风格(虽然情节上做了一些适当的简化)都十分完美贴切的展现了原著的风情。
——————
相关内容:
《五只小猪》
漂亮的卡罗琳·克雷尔被判毒杀丈夫有罪。但是还有另外五个嫌颖人:证券经纪人菲利普2布莱克;业余药划师梅雷迪斯·布莱克;三闪离婚的艾尔莎·格里尔;敬业的女家庭教师塞西莉亚·威廉斯;容貌受损的安吉拉·沃伦。
十六年过去了,波洛却不会忘记这件事……
《七个证人》
十津川警部在返家途中遇袭击昏迷,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掳至一座神秘的孤岛上,而且周遭建筑物居然和东京某条街一模一样。接着,有七名男女陆续从这条奇怪的街道上出现,他们都是一年前某件杀人案的目击证人……然后是一连串恐怖战慄的场面,手持猎枪的幕后人物终于现身,他的目的何在?连续杀人事件的真凶到底是谁?

2008年6月10日星期二

松本清张《零的焦点》读后(不泄底)



————————
失踪
————————
阅读这部小说很容易想起美国电视剧《Without a Trace》,每一集都是寻找一名失踪人口,警探们在白板上试图完整地重建失踪人失踪前的时间线,从而能够精确地依序罗列失踪人失踪前后的事件,不管是明显具有危机诱发性的冲突,还是琐碎地可能具有未来行为暗示意味的暧昧的心理起伏。《零的焦点》之中,新婚的妻子虽然也是从这些方面对于物理上熟悉但是心理上很陌生的失踪丈夫的追寻也是遵循着这个基本的思路,但是《Without a Trace》中的探员是以第三者旁观地进行工作,虽然有对于世态无奈的唏嘘,有对于猥琐龌龊的鄙夷,有对于创伤痛楚的安抚,但一些都是非融入的。而我们的这位新婚妻子确是怀着对于虽然能够超越中介带有功利色彩的世俗性叙述而进行稍微深入一步了解的男人的好奇而踏上了失踪找寻之旅。虽然你对于这个男人的深入了解是捉襟见肘的,但是这种好奇确是一个女人对于自己未来幸福的憧憬的曲折心理折射。
因此,虽然两者都是寻找失踪人口,虽然所使用的方法步骤都是一致的,虽然到最后都会揭露出失踪人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但是,整个基调确实不一样的。
《Without a Trace》不断地填充着时间线上的空缺点,屏幕的字母不断警示着已经失踪的小时数,观众体内肾上腺激素的水平随着回旋于高楼之间的晃动镜头不断地起伏。而《零的焦点》之中,整个主线就是一个女人试图找回似乎已经得到的幸福。虽然有时刻表,虽然有诡计,但是这在小说之中已经不是主体了。
————————
时刻表与诡计
————————
小说中有时刻表,但是不构成诡计,只是作为推动推理小说进展的动力之一,类似于福尔摩斯或者是《CSI》之中的毛发、脚印、指纹以及DNA等。小说中也有诡计,如果作为一个中短篇,然后通过迷惑性人物和情节的修饰和雕琢,也许也会被读者所喜欢,但是在这部小说之中,其显得简单,而且密度比较低。也许在那个时代,这些诡计配合某些日本的社会现象,足够能够吸引读者了
————————
社会现象
————————
作为社会派,当然要展示某一社会现象了,不过,和这部作品舒缓的节奏一样,其所揭露的社会现象的语气也比较温和,不像高木彬光《破戒裁判》之中那样爆发着激情地愤慨。对于这些社会现象所涉及到的人的感情,也不像森村诚一《高层的死角》那样煽动着歇斯的情感波动。这部小说就像其中描绘的冬日偏远小镇惨淡却有回味的风景一样,引入一种淡淡的无奈。
————————
————————
简介  
  零的焦点:新婚的贞子刚刚度完蜜月,丈夫便神秘失踪。贞子远赴北陆,寻找丈夫,不料此时丈夫的哥哥竟在金泽遇害,丈夫的同事本多也在东京被毒杀……
作者简介
  松本清张(1909-1992),日本文坛一代宗师,杰出的推理小说家,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列为世界推理小说三大宗师。松本清张1909年出生于北九州市小仓北区,因家境贫寒,13岁即被迫辍学自谋生计,曾当过街头小贩、学徒,做过《朝日新闻》九州分社制图工,为了养活七口之家,也曾一度以批发笤帚为业。1950年,41岁的松本清张发表了处女作《西乡纸币》,入围当年直木奖,一鸣惊人;1953年又以《某<小仓日记>传》摘得芥川奖桂冠,从此跃登文坛,开始了专业作家的生涯。1957年2月起在《旅》月刊连载《点与线》,引起大反响,作品在传统推理小说的诡谲情节之外,加入了社会写实内容和犯罪动机分析,开创了世界推理小说社会派的先河,并确立了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创作形态。松本清张作品数量惊人,其代表作除被誉为“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的《点与线》外,还有《零的焦点》、《砂器》、《眼之壁》、《雾之旗》等。

2008年6月2日星期一

艾勒里·奎恩《暹逻联体婴之谜(暹逻连体人的秘密、孪生之谜)》读后




艾勒里·奎恩《暹逻联体婴之谜(暹逻连体人的秘密、孪生之谜)》读后




囿于热带的暹逻粘滞着的神秘热量,也无法抵销北美焰熔岚峦的孤立宅邸之中,随着枪膛螺纹回旋而出的体温流逝,而浮现出的讽刺性甜腻的夤夜尸僵,所泛出的心理寒意。
————————
文火
————————
以当代大陆主流推界的眼光,小奎签名性的推理无需与诡计和意外性为伥,是那个时代读者眼光之中的创意与当代推友监控镜头下的简约的结合体,因此,林燃臻邸,但小奎依然以常识性的炉火焖炖着既非异想诡计的珍馐,也不是早走偏锋的布局佳肴,而只是一道家常小菜,也许处理这道家常小菜最适合的就是文火了,给与了最纯正的本格。不过身处如此绚丽的就餐场所(林火噬山),这道家常小菜竟然就是主菜了,这似乎太不尽兴了。
—————————
回火
—————————
消防时,打开密闭的充满可燃气体的房间时,必须担心回火,因为一旦氧气进入,回火就会喷出。这在消防时是危险的,但在推理中是无趣的。这已经是我第三次看到这样的凶手设置和推导凶手过程的设置。鉴于情节的透露,我只能说前两次是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之中看到的。这虽然不是叙述性诡计,但是对于主角侦探如此的自我逆转,戚戚焉的同感产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
焰火
——————————
山林大火只是背景,是一场盛会的背景焰火,没有提供线索,没有加剧破案的紧迫性,只是提供了侦探在场的合理性(其实这种合理性我并不是很在乎)以及最后的准动作场面。
不过,总的来说,这部小说还是可以体会到一点奎恩的精髓的。
————————
————————
简介 · · · · · ·
  昆恩父子離開紐約大城,駕車到紅人營山區避暑,不但迷了路還遇上森林大火,慌亂之餘暫避至「箭鏃」山莊。山莊的主人是約翰.查微爾醫生,一同居住的還有妻子、胞弟、助手、管家,以及克拉夫人和她的孿生子──一對胸骨相連的暹邏連體型雙胞胎。山莊裡的氣氛詭譎,加上森林大火尚無熄滅的跡象,整棟屋宅內的人們情緒緊繃到了極點。就在此時,醫生的助手出現在落地窗前,用嘶啞、含糊的聲音說:「他被殺了!」
  遭殺害的查微爾醫生坐在方形書房的旋轉椅上,右邊胸口的襯衫上有一攤濃濁的暗紅色,兩個黑色的彈孔清晰可見。凶器丟置在靠近通往走廊的門角落,是一把黑色長手槍。查微爾醫師握拳的右手掌裡,緊抓的一張紙片不放,抽出後發現是撕成半張的黑桃六撲克牌,這是暗示凶手身分的死前留言嗎?
  
————————  
作者简介 · · · · · ·
  艾勒里•昆恩
  艾勒里•昆恩其實是兩個人,一個是佛列德瑞克•丹奈(Frederic Dannay),一個是曼佛瑞•李(Manfred Lee),這是一對堂兄弟,艾勒里•昆恩這個名字是他們聯手創造出來的。而這個名字,據推理評論家安東尼•布契所言,「艾勒里•昆恩,即是美國推理小說的同義詞。」所謂推理小說的同義詞指的是,從1928年首部長篇《羅馬帽子的祕密》問世開始,昆恩便逐步接收了范達因美國首席古典推理大師的位置,以每年一至兩部的速度穩定出書,一路貫穿到七○年代,統治時間長達半世紀之久;而昆恩扮演的可不只是書寫者而已,他們(因為有兩個人,連體嬰)同時辦雜誌,編選集,搞廣播和電視,不讓古典推理征服全國勢不罷休——他們既是王者,也是傳教士和大使。
  做為推理小說家的昆恩,不以創新詭計取勝,他們最大的力量來源,是通過對過往推理名著的整理和深徹理解,總結前代大師之精髓而集其大成,使小說呈現一種高度成熟期的穩定水平,和讀者的基本需求配合得很好——昆恩的作品是基本古典推理迷極佳的選擇。


2008年5月24日星期六

森村诚一《高层的死角》读后





由于时代的原因,诡计惊艳的临云行空,以及推理的击节之叹与小说细节和现实常理之间的最终的意外拟合,在很大可能性上必然会囿于推友旧有的阅读经验之中,但是这部作品并不是仅仅桎梏于前辈臻临心理密室和时刻表之高层所围合起来的醍醐翳瞳的死角,而是开拓了虽非先锋但具有提升性的时刻表不在场诡计灏然新域。
————————
诡计
————————
简单而言,这部小说前半部分是一个心理密室诡计,后半部分是一个繁复的时刻表不在场证明诡计。
密室诡计中规中矩,单独呈现,绝对能够成就一篇精彩的本格中短篇。
而时刻表诡计则是规模宏大,线索繁复。这部小说据说是在松本清张《点与线》之后。《点与线》篇幅不长,全篇就是关注于时刻表诡计的破解,涉及到铁路、飞机等,但是推理线索比较单程,因此虽然涉及到多个飞机和火车的班次,多个中转站点,但读者只需要跟随推理的主线,不必为衍生的旁支初配大脑CPU的处理能力。而《高层的死角》后半部分的时刻表则是极力穷尽各种交通方式。从运载途径来看,空运、陆地都包括了;从使用的交通工具来看,飞机、铁路等都也包括了;从运营方来看,民用、军用、出租等都也包括了;从站点来看,各种中转组合也都考虑了;从路线来看,各种曲折迂回的权衡也都博弈了;从地理来看,更是不惜代价。因此,整个诡计的设计,以及为了破解这个诡计所进行的推理也必然构架宏大,读者阅读的时候最好对于各个航班的号码和起至时间稍微留心一下,我看的是电子版,没有印时刻表,不知道纸质正版有没有,实在不行地话记一下笔记也可以。虽然那部分设计多家航空公司、多个时间段、多个城市之间的航班的推理你恍恍惚惚地看过去,对于最后理解谜底问题也不是很大,但是这样会少了许多参与的乐趣。
—————————
细节
—————————
有了宏大的诡计设计,为了使这个诡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小说的细节支持还是十分丰富的。虽然有人说第一个密室的必要性有点牵强,第二个杀人的时间安排太过仓促。但是,这是小说,不这样哪来推理的乐趣。
在实施这个宏大诡计的每一步,小说对于细节的安排也是具细的,凶手对于每一个细节的实施所产生的后果简直就是锱铢必较,比如旅店登记时心理错觉的安排,这一安排其实单独写成一篇短篇或者是两集柯南或者是金田一事件簿。这样的细节几乎填充了整体诡计构架网络的每一个缝隙。因此,对于有些人的微词,这些细节完全可以弥补甚至是超出预期。
——————————
煽情
——————————
纯情小男生的狗血冲动爱恋混合着热血警探对于社会黑暗面的不懈反抗,这部小说的文字丝毫不想用含蓄内敛作为装深沉的卖点,而是尽可能地利用愤世轻易煽情地跳动着具有受到正义粉饰着地单纯神经的人们体内各种激素的水平。
这样写,在推理之外少了点回味的余地,但是比较轻松。
——————————
社会派与本格派
——————————
虽然我看到森村诚一被归为社会派,但这不小说主要确实围绕着本格诡计进行,虽然作为罪案驱动力的动机必然涉及社会的某些方面,但在这部小说之中,它只是作为小说一个必不可少地元素而完满地保证了小说的完整性。
个人觉得,所谓的本格小说,线索是逐步呈现的,但是侦探的推理则是在结尾,而一些所谓社会派作者写的以本格诡计为主的推理(比如《点与线》),推理是随着热血警探劳苦奔波后线索的获得而慢慢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所以这类小说最后可能动机部分比推理部分对读者产生更大的印象吧。
————————
简介 · · · · · ·
  护城河旅馆的老板久住政之助在密室中被谋杀,他的贴身女秘书有坂冬子和刑警平贺相好,乍一看,有不在现场证明,警方人员破译了罪犯设置的密室圈套,这时有坂冬子突然被谋杀……
作者简介 · · · · · ·
  1933年1月生于土奇玉县熊谷市,青山学院大学英美文学系毕业。曾在饭店从事管理工作10年。1967年以《大都会》登上文坛。1969年发表《高层的死角》获江户川乱步奖。代表作为《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之“证明三部曲”。

2008年4月13日星期日

阿加莎·克里斯蒂《空幻之屋》读后


阿加莎·克里斯蒂《空幻之屋》读后


凶手的设置
这种方式的凶手设置我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中不是第一次看到,《人性记录》里也有类似的逆转。其实,使用这种凶手的设置方式本是为了营造意外性,但是逆转的方向是原点,意外性的心理冲击是有限的,而且有点暧昧的误导之嫌,虽不及叙述性诡计那么特立独行,但也不是最为多数人期待的那种布局。
爱情
《无尽的夜》具有一个总领的推理诡计布局,蔓布的爱情占据了大部分,但透过情感的铺陈依旧能够显现案情的经纬;而这篇《空幻之屋》,爱情是主菜,罪案是辅料。因此,阅读的心态应该是平心静气地体味而不是捕捉逻辑的快感。
笔触
有人对我说,阿加莎的小说太拖沓了。我说,对于奎恩小说的前半部分,就一个字,“忍”,而对于阿加莎的前半部分,则应该去享受行文笔触中的乐趣。阿加莎的行文有着女性的敏感,但这种女性的敏感又并不是仅仅停留于小女人的闲情聒噪,而是显现出了对于现实人与事的残酷洞察。《嫌疑犯X的献身》之中,从风尘女子身处现实社会的不幸处境,竟然引出了纯爱无敌的超现实爱情;而在这篇《空幻之屋》之中,虽然毫不掩饰地设置老情人、新情人、婚外情等错综的言情构架,但是在行文之中却不时流露出对于现实不完美的体会,风调雨顺时的厌倦、底层自立的艰辛、场面化的愉悦人心的谎言、自我心理安慰的装傻,虽然这些未必是作者最为着力渲染的,但是,作为在舒缓地情节流淌中随机跃出的浪花,其闪耀的小亮点确实阅读时不可错过的。

因此,阅读这篇小说时,最好不要把它当作推理来读,这样会更有趣一点。

——————————
相关内容
约翰·克里斯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夫,与他安安静静甚至有些傻傻的太太格尔达以及两个可爱的孩子过着表面上平静的生活。实际上呢?又是怎样?亨利埃塔,约翰真正的红颜知己,一位出色的雕塑家。在她的生活中除了雕塑还有什么?毫无疑问是约翰,除此之外……也许没再有什么了。格尔达一直以为约翰是个十全十美的人,没有坏毛病,没有不良嗜好,她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他与亨利埃塔之间的微妙情绪,是的,在她自愿自欺的脑子里,约翰是个神,她怎么会知道他的秘密,她又怎么会知道约翰当年娶她部分原因是要逃避一个他爱着的噩梦——维罗尼卡。维罗尼卡,强制的维罗尼卡,约翰曾是那么爱她。十几年后她又回来了,来到了空幻庄园,这个让约翰爱、格尔达怕的地方。庄园的主人是安格卡特尔夫妇,是他们邀请了包括约翰、格尔达、亨利埃塔、爱德华、米奇等等来这里度周末。对了,还有……波洛。说到爱德华和米奇,这是一对让人可叹的年轻人,爱德华爱着亨利埃塔,可是雕塑家对于自己的爱情确是如此有主见,约翰……爱德华的痛……米奇,不再是爱德华眼中的小姑娘,她是爱德华的仰慕者,爱恋者,这些,爱德华有知道多少? 平静?这也算平静?无数纠缠不清的三角关系在露西·安格卡特尔冷酷的眼睛下上演。再加上维罗尼卡,你能想象吗?也许是畸形…… 约翰死了,是的,就像舞台上的拙劣表演。他躺在游泳池的边上,格尔达在一旁举着枪,茫然,茫然……一群人更加茫然的注视着这个情景。这是真实的吗?波洛想。这是真实的,真实的即将变成尸体的约翰缓缓地说:“亨利埃塔……”指控?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格尔达就这么举着枪,所有的人在想:真的吗?

2008年2月28日星期四

艾勒里·奎恩《中国橘子之谜》读后(微涉情节)



艾勒里·奎恩《中国橘子之谜》读后(微涉情节)



这部小说主要的看点在于倒置和密室。
关于倒置,在谜底揭晓的时候,因为对于欧美宗教风俗的不熟悉,大多数中国读者只能以获取博闻的态度被动接受小艾的推理,对于诡计虽然能够理解,但是缺乏本土环境的感同身受,真相揭晓时“原来如此”的惊愕以及与原有感知背景的印证这两者虽非完全缺失,但也只能是若即若离地隐约飘过脑际。在小说之中,倒置这一元素除了在主体诡计上施用之外,还铺陈出若干的迷惑性支线,不过这些迷惑性的支线显得有点与主线脱离。在最后的解谜之前,读者可以头脑十分清楚地感知到,小说进行到某一章节,某条支线已经结束了,而且这应该只是一个迷惑性的布局。
而关于密室,之前看过一些评论说过于复杂。其实我觉得这个密室的机关其实不是很复杂。密室涉及到的元素不是很多,横沟的本征杀人事件之中的密室就涉及很多元素,可能是没有图的缘故,纯粹从文字上理解还是要费点脑力的。这个密室复杂的地方在于操作比较复杂。许多密室小说只要把密室的构造解释清楚,密室的原理也就清楚了,就算密室的实施操作难度很大,但是小说只要交待说凶手十分小心等,就可以了。但这个密室,装置的布置只是第一步,操作才是关键。
在小说中作者提到了一些中国的情况,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提到中国的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大声朗读,而这是为了让老师知道学生确实在进行学习而没有偷懒。美国人把附庸风雅的摇头晃脑十分现实地解读为了课堂教学督导的实际用途,十分有趣。
——————
相关内容
情节梗概:一位陌生的访客进入了科克先生的接待室。几个小时后,人们发现,门从里面锁上了。打开来,是一具尸体和诡异的场景。没有人知道,死者是谁


2008年2月15日星期五

阿尔弗雷德·爱德华·梅森《箭屋》读后



A. E. W. Mason 《The House of Arrow》
这是一本有着典型的欧美黄金时代风格的作品。
人物
办案方贯穿小说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涉世未深的年轻律师,神魂颠倒在内心悸动的痴迷之下,另一位则是在内敛城府间中和着戏谑幽默特质的哈纳得侦探。小说的叙事在弥散着年轻律师的青涩情感和哈纳得不为乐天戏谑遮掩的深邃洞察力的背景之上,顺着被作者精心隐藏的解谜主线,徐徐地在法国乡间的慵懒阳光下展开。
线索
其实,从公平性角度来说,小说没有很好地告知读者推理的关键线索。令人影响深刻的线索有哈纳得在塔顶的所见和房间时钟线索的提示等。既公平地交待这些线索,又不过早地暴露谜题,文字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似乎影像化的手段更容易实现,比如仅仅在画面之中展示,但不去强调,知道最后公布谜底的时候再指出。因此,如果拍摄成影视的话,似乎更有趣味一点。
动机
动机似乎有点牵强,不过品味黄金时代古典本格推理时不必太计较这一点。作者对于人物似乎有着十分类型化的评判,比如邪恶等,作者写此书是五十九岁,不知是因为此书为推理小说,人物的塑造不过过于计较,还是作者依旧有着一份童心,呵呵。
————
相关内容
梅森是英国古典推理小说家,《箭屋》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一开始,在豪宅里的富孀逝世时,遗产继承人贝蒂·哈洛涉嫌下毒毒死老妇。在受到怀疑后,她请求英国的律师代表前来维护她的权益;律师和神探来到豪宅后,许多本来清楚简单的事情逐渐显露出复杂的另一面;而宅中众人在侦探的细心询问下,也纷纷露出不为人知的各种秘密,凶杀案就这样逐步走向真相大白……

2008年1月30日星期三

艾勒里·奎恩《美国枪之谜》读后



小说使用了容易让读者想不到的诡计,不过前文的细节其实比较充分了,读者应该可以有所察觉,只是相比较小说之中的人物而言,阅读文字的读者还是略失小势,严格说来有不公平之嫌,东野圭吾《名侦探的规条》的某一篇还提到了这一点。不过由于有充分的细节支撑,因此也无伤大雅。推理部分时刻不忘严谨足显奎恩本色,还是比较过瘾的。虽然小说布局依靠了诡计的惊奇,但是推理部分却是丝毫不离证据和逻辑。
小说的前面部分各个人物的支线有些还是铺散得比较开的,迷惑性人物的设置比较明显,有些迷惑性人物似乎并没有很充分地与主线案情相重叠,这些人物的出现似乎纯粹展现了一下那个时代美国粗犷的风情,而这种粗犷的风情与阿加莎的英国小资八卦风情相比,似乎少了那么一点让人装模作样回味一下的余地。
——————
相关内容
「巴克.賀的案子就好比一個色輪,被分割成好幾部份,每一部份都有一種顏色。當色輪開始轉動時,這些顏色結合在一起,就產生了一份爆炸力,所有顏色都消失了。」摘下夾鼻眼鏡的艾勒里緩緩說道,「我實在好奇,要是換成布朗神父或是福爾摩斯,他們會怎麼辦這個案子?」過氣的西部牛仔明星巴克.賀,在紐約大運動場上為牛仔騎術團演出「瘋狂大追逐」。騎士們從起點策馬奔馳,掏出傳統式長槍對空鳴放,兩萬雙眼睛目擊跑在最前面的巴克,他的身體開始旁傾,從馬鞍上漸漸滑下跌落跑道,後頭四十一匹馬就這麼亂蹄踩踏過去……艾勒里看著死者身上的傷口激動地說:「絕對是謀殺!我親眼看到他的傷口,子彈從側面穿入他的身體,一定是射中了心臟!」
是誰謀殺了這名老牛仔?凶手使用的槍枝將會是破案關鍵!

2008年1月14日星期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空中命案Death in the clouds》读后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空中命案Death in the clouds》读后



节奏
这部小说不长,我看的是网上的电子版,当刚看完第一章的时候,甚至在想,这是不是缩写版,因为这一章之中,虽然出现了一堆人物,但是对于人物的描写却没有十分铺陈地进行展开,以致于到了第一章结尾就很干脆地出现了凶案。
而之后章节十分符合阿加莎通常的风格,周旋在各个人物之间。但是每一章都十分短,因此与每个人接触后的情节进展的脉络也十分清晰,但似乎也少了那种微妙措辞之间弥散开的重重迷雾。看阿加莎的长篇(至少我一开始是当长篇看的)出现这种情况还真有点不习惯。
布局
封闭的空间,相对集中的人物,不错的本格氛围。但是,总体给人有点粗糙的感觉。诡计的部分其实还可以,同时阿加莎也安排了一些细节进行支持,但是处理地有些随意,最后推理的决定性依据也是太过于无趣,因为如果是通过那个证据的话,根本不需要我们的比利时大侦探了。不过这可能是由于作者本身不想写很大规模的长篇吧。
总体
这部小说真的很短,出去办点事,就在来回的地铁上把它看完了。还是喜欢阿加莎小说的风格,各种类型的人物散点式的聚集,每个人物各有各的阴暗面,使小说比较有现实感,但对于这些阴暗又不过于渲染,与悬疑很好的结合,营造出既优雅收敛而又世俗感官的娱乐氛围。
————
相关内容
普罗米修斯号航班从巴黎飞往伦敦……坐在9号座位上,赫尔克里·波洛能够方便地观察到机舱里的乘客们。在他右手前方的一个位置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孩,显然正迷恋着对面的男子。在他的前方,13号座位上,坐着一位伯爵夫人,此人不太会掩饰自己使用可卡因的习惯。在走道另一面的8号座位上,一名侦探小说家正在为一只招惹他的黄蜂而烦恼。波洛没有料到的是,坐在他后面的2号座位上的女人蜷成一团——她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