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30日星期四

有栖川有栖《马来铁道之谜》读后

我其实挺喜欢有栖川有栖的作品的,虽然好像喜欢他的作品的人不是很多。有栖川有栖的小说的开场一般也是很拖沓的,进入状态会很慢,而且其中也会有一些游离情节主线的段落,我喜欢把这两者称为填充段落或者是稿费段落。不过我还是很喜欢有栖川有栖的风格的。没有为了彰显新本格相对于古典本格的“新”而竭力开创的华丽叙事手法,没有为了突破传统推理逻辑的框架设定而刻意苦心搭建的与传统推理作品相异的小说结构。解谜的主线在那些填充段落的冗赘之中仍然十分清晰。诡计虽然称不上华丽和惊艳,但是却值得玩味。
这部《马来铁道之谜》在进入了故事的主线之后,或者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有人死了之后,我就被吸引住了。典型的密室,有限的涉案人员,连环杀人,多重的推理解答,很符合我古典本格的口味。故事的主要篇幅被马来的悠闲旅情背景之上的推理所占据。这些推理虽然谈不上严谨缜密,但却很能满足我对于推理小说的需求。说实话,在看有栖川有栖以及其它人在真相大白之前的错误推理的时候,我感觉这有点像作者在构思作品时被枪毙掉的创意。这种感觉我在看有栖川有栖的《46号密室》也有过。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作者构思时的状态。所以这可能就是有人说有栖川有栖是一个不是非常才华横溢却十分勤勉的作家的原因吧。
这部作品最大的看点当然是那个密室,密室的手法当然比较有创意,但也谈不上太有突破。不过我似乎就是很喜欢有栖川的这种风格。没有华丽的叙事手法和非传统推理小说的构架的渲染和修饰。就像一个漂亮的公式的呈现没有花哨的资字体和故弄玄虚的印刷一样。我是直冲着谜题和解谜来的,虽然这两者都未必太出色,但是我还是从中得到了其本来应该带来的乐趣,没有硬塞给你其它预期之外的附加包装。
正因为如此,这篇小说的动机在日本小说里也没有那么非主流。
————————
相关内容:
前往马来半岛旅游的有栖川有栖和临床犯罪学家火村英生再度遇上离奇杀人事件:一间车屋里所有可通往屋外的缝隙全被胶带封死,里面却放着一具尸体。事件远没有结束,接连又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杀人事件,而等待回国的火村英生开始了限时破案。

2007年8月20日星期一

东野圭吾《湖边凶杀案》读后



这是我看的第二部东野的作品。前一部是《放学后》,感觉一般,不过其还是属于本格作品,而这一部可以归入悬疑小说的范畴了。因为,其中虽然也有推理,但绝对不是精彩的亮点,而只是推动情节进展的一个元素。
这部小说的整体氛围还是不错的,相对集中的场所中相对纷繁的人物的背景之上,上演杀人事件,略显冷漠超然的第一视角之中的怪异人物举动极具诱导性地引发发散性地悬疑追随。脉络清晰,情节明确,节奏明快,对于某些欧美黄金时代的作品来说确实是一次很轻松的阅读体验。
小说里面涉及到了一些社会问题,这部小说不是社会派的,我也不喜欢社会派的作品,因为太社会派的内容会影响推理逻辑的纯粹性和诡计设计的超然性。这部作品不是纯粹的本格作品,所以影响不是很大。
日本小说的动机经常会让人瞠目结舌的,这部小说也不例外。这部小说的动机不仅包括了杀人动机,整个感觉还是让人觉得似乎过头了一点。
结局的意外性是东野作品的签名性标记,这部作品的意外性并不十分构成亮点。
————————————————
相关内容:
一名补习班老师、四对各自带着孩子到湖边参加读书集训的夫妇,还有一名尾随而至的年轻女子。深夜,女子惨遭杀害了。她是谁?凶手又是谁?在揭开凶杀案的谜团时,也揭开了一个人性的疮疤......

2007年8月11日星期六

S.S. Van Dine《班森杀人事件The Benson Murder Case》读后





范达因的作品应该是注重解谜的,其实这部作品主要关注的也是理性的分析和推理(当然这种分析和推理未必是物质性的,后文会详述),不过在前半部分的阅读过程中,给人的感觉有点社会派的味道。情节的展开更多地似乎是通过相关的人物关系的网络铺展开来,而不是主要通过案情的逻辑线索摸索前行。其实艾勒里.奎恩的一些作品也会给人这种关系,也许这是当时的地理和时代背景的原因,这种氛围更能吸引当时的读者。不过这种社会派的面纱只是周边的表象,其内在的本格特质还是不容置疑的。
这部小说来玩性格分析,一开始稍微来了一点身高的分析,这点容易让人想到《Y之悲剧》。里面也有不在场诡计,不过那只是一点小诡计和巧和。同时还有类似社会派的利益冲突。不过这些不是主打,主打是性格和心理分析。这种类型的小说也不是第一次碰到,在古典本格里面就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底牌》(Cards on the table)。性格和心理分析很容易使人质疑其严谨性。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心理上的分析本来就只具有概率上的参考性,而作为小说,我们主要是体会从心理这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趣味。
但是在小说中进行心理分析,必须有很好的进行心理分析的对象,这对于作者描绘人物的文学功底是个很大的考验。《底牌》里面,阿加莎.克里斯蒂通过对于现场的各个凶嫌进行讯问性的对话揭示出个人的典型性格特征,有些地方还是有点值得玩味的。但是在这部小说之中,各个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似乎不是十分鲜明,许多时候只是在分析案情或是进行推理的时候通过作者第三方的白描式概述来交待人物的性格特征,给人的感觉是为前文不充分的人物描述进行补救,推理的震撼力也因此打了折扣,这就有点类似于侦探在最后推理时才告诉读者其在之前已经掌握了某些线索。
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黄金时期作品。
——————————————
相关内容
情节:New York dilettante Philo Vance decides to assist the police in investigating the death of another man-about-town because he finds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crime of interest and feels that they would be beyond the capacities of the police, even those of his friend District Attorney Markham. Vance investigates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he body was found and reconstructs the crime sufficiently to determine that the murderer is five feet, ten and a half inches in height. Together, Vance and Markham investigate Benson's business associates and romantic interests until Vance manages to pierce the murderer's alibi for the time of the murder and force a confession.
《菲洛·万斯探案集》创下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图书销售纪录,成为一战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硕果仅存的经济奇迹之一,并因此开启了美国推理小说黄金时代。因之改编的电影是同时代最具票房价值的好莱坞电影,布鲁斯、鲍威尔等影坛巨星无不因出演片中主角而名扬天下。
范达因(S.S.Van Dine),美国推理小说之父,《菲洛·万斯探案集》是他惟一的代表作,也是古典推理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他将推理小说中的理性成分演绎到极至,这个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范达因所撰写的《推理小说二十条守则》是推理小说史上最全面、最完整、最严谨的写作戒律,同时也被奎恩等后来者奉为指导其毕生写作的“圣经”。


2007年8月9日星期四

约瑟芬.铁伊《时间的女儿》读后








表面上看起来不像是一部推理小说,但刚开始读了几段之后感觉却不错。已经习惯了欧美推理小说的温吞开场,比如阿加莎।克里斯蒂,但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开场常常是纷繁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之间的八卦琐事,但《时间的女儿》一开始,铁伊却秀出了女性特有的尖刻视角,里面对于各种书籍、人物的评述甚至让我想起了现在比较着迷的美剧《House M।D।》。其虽然不及Dr House的尖酸刻薄、一针见血,但也剥去了许多表面的掩饰。
在品味着这些文字的过程中,逐渐进入了故事的主线,虽然也可以说是一个杀人事件,但其不是一个典型的推理故事中的杀人事件,不管是本格、变格、社会、冷硬、新本格等。然而,阅读过程之中的感觉确实最典型的推理过程。一开始,作为一名外国读者,可能会对那段历史感到有点混乱,但一旦进入了状态,你就能感觉到流动的情节之河完全是顺着推理主线的河床在流淌。虽然也有护士、主人公的演员女友等不时溅起的水花来让一成不变的推理之河多了一些摇曳,但是读小说的时候,占据你脑中的就只有推理二字。
具体说到其对于历史真相的推理,主人公借助各种资料,从动机、性格、反常的记载、原先记载权威性的质疑等角度,推到出原先仅仅根据人脸的面像而得出的先验结论。推理的过程十分严密,有翔实的史料,可信的推理,以及多角度的印证,虽然这样得出的结论未必就具有很严肃的史学价值,但是,这却能够让一个推理圈内人士大呼过瘾。
看《时间的女儿》很容易就联想到以前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刘心武解谜红楼梦》。其各种证据貌似也很充分,通过这些证据,把一部爱情小说变成了一部政治小说,虽然其学术的可靠性不得而知,却让人感觉很有意思。
刘心武只是拿了一本小说做文章,铁伊确是拿了一段实实在在的历史在做文章。也许作为一个外国人很难体会其叛逆性到底有多到,但是却依然能够让推理粉丝过一把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内容
约瑟芬·铁伊,是古典推理最高峰的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但走的路子和与她齐名的艾嘉莎·克丽丝蒂、桃乐赛·谢尔丝大大不同,铁伊毫不掩饰她对那种不断复制、下笔如流水的讨好读者作品的厌恶,克丽丝蒂一生出书近百种,谢尔丝也达五十。但铁伊一辈子只写八本推理小说,本本俱在水准之上──否则她如何能以一敌十,和大产量的克丽丝蒂和谢尔丝并驾齐驱,其中最特别的是这本《时间的女儿》。《时间的女儿》在推理小说史上是一部绝对空前也极可能绝后的奇书,不因为它到今天为止仍被美国侦探作家协会集体票选为历史推理的第一名作品(第二名是安博托·伊可的响档档名著《玫瑰的名字》),而是因为它雄大无匹的企图、写作方式及其成果。一般而言,历史推理所做的仍是虚拟的演义方式,借用历史的某一个时段、人物、传说或事件材料,作家丢进一则犯罪故事,试图由此产生化学变化,好碰撞出不同趣味的火花,但《时间的女儿》不是这样,它不躲不闪不援引“小说家可以虚构”的特权,正面攻打一则几乎不可撼动达四百年的历史定论。这需要胆识,胆子+学识──有造反的胆子不够,还要有足够支撑的丰硕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