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1日星期二

奥希兹《角落里的老人》读后


作为短片推理故事集,节奏上比布朗神父明快许多,玄虚的成分少很多。不过,由于其属于安乐椅侦探的范畴,角落里的老人获取案件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参与法庭的审判,我个人觉得法庭审判的描述是有点枯燥的,特别是对于成为必须在一部以不可能犯罪桥段闻名的推理故事集的每个案子的陈述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布朗神父在这方面可能更加有情趣一点,虽然有时候也更玄乎一点。
对于里面每一个案子的具体手法,看多了推理小说的人应该不会感到特别的震撼,这些手法是许多长篇案子中的经典桥段,而且在许多长篇中,这些桥段会被作者过度包装,众多变格的诡异情节以及纷繁的人物背后,真正的诡计也就那么一点货色,而在《角落里的老人》中,这些诡计的真相很快就在每一部短篇的结尾呈现。这是短篇小说的有点之一,当然,我更喜欢长篇,可能因为长篇可以让人有更长时间体味那种悬疑的感觉,以及进行自己的猜测。
这部短篇集的推理当然谈不上太严谨,不过感觉有几部还是可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内容:
奥希兹女男爵(1865年~1947年),英国女作家,出生于匈牙利,曾求学于布鲁塞尔、巴黎,16岁移居伦敦专攻艺术。
1905年,奥希兹发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冒险小说《红花侠》(The Scarlet Pimpemel),在文坛初露光彩;以后又陆续创作相关系列小说达40本以上,使其居于20世纪最受欢迎的通俗文学作家行列。
角落里的老人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安乐椅神探”的元祖,是“不行动的神探”。
角落里的老人是位坐在咖啡馆一个角落里的怪人,成天无所事事,看看报纸,骂骂世人愚笨,手上不停地把一条细绳结成各种结,然后又将它解开。他既不是公家警探,也不是私家侦探,只是个“场边评论家”,只根据公众皆可获得的资料(主要是报纸的社会版新闻),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出疑案的真相。
角落里的老人对“社会正义”似乎无动于衷,他无意伸张正义,在咖啡馆指出元凶之后,他或者赞赏罪犯的智慧,或者嘲笑执法人的愚蠢,最多只说:“吊死他!”但从不行动,也不将真相向警方揭露。
《角落里的老人》纯属思辨式的“解密破案”的心智游戏。

1 条评论:

匿名 说...

Have read.